
6月21日,河北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程刚教授主持申报的《采动覆岩压拉应变转换区时空连续信息感知及其时效灾变机制研究》获面上项目立项(项目编号:D2025508013)。该项目是程刚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延续和提升,拟建立采动覆岩压拉应变转换区时空连续信息感知技术体系,揭示从覆岩压拉应变转换区变形破坏到地表沉陷发生发展演化全过程灾变机制及其主控因素。
5月4日,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下发了2024年度开放基金资助通知,程刚教授主持申报的《超长隧道工程时空连续信息感知与时效灾变机理研究》获得立项(项目编号:TESKL202435)。本项目将研发时空连续的隧道围岩变形数值表征智能感知系统,实现隧道工程从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测。
6月24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公布了2025年度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项目资助名单,程刚教授主持申报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时空连续信息感知及其灾变演化机理研究》获得立项(项目编号:CGLOS-2025-05)。本项目将开展华北平原地层结构细微观分析,掌握地面沉降土体变形孕育演化特征,实现沉降区土体变形的潜力评价。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踊跃申报各类纵向项目,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标志着我校计算机学科在全国智能感知、物联网监控等技术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这将为我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注入新的动力。
程刚教授现为河北省物联网监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廊坊市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地质(岩土)工程智能监测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1项、青年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面上2项、青年1项),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其他省部级项目8项。近5年,发表论文63篇(SCI/EI 34篇),其中第一作者28篇,通讯作者11篇;授权专利25项、软著7项,参编标准1项,获日内瓦发明金奖、工程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Green and Smart Mining Engineering》等期刊青年编委。
(供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编辑: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