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共享青春
——我院师生在第三届“共享杯”大学生竞赛中喜获佳绩
12月18日,第三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总结颁奖大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我院师生在此次比赛中脱颖而出,喜获佳绩。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苏靖,副主任王瑞丹,大赛专家委员会主席刘德培院士,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基金委副主任何鸣鸿出席大会并讲话,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代表、地方科技平台代表、大赛评审专家代表以及获奖选手参加了会议。
今年5月,第三届共享杯正式开赛,作为科技部首批认定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主办方,中国地震局高度重视此次比赛,中国地震局监测司专门下发《关于组织参加第三届“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的通知》,号召中国地震局有关直属单位积极组织参加比赛。
我院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在校内开展有关共享杯竞赛的相关组织宣传工作,院团委、继续教育中心联合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备赛。各系部、研究生处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建参赛团队,安排指导教师,认真研究选题,针对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平台数据,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共享科技,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经过近五个月的努力,我院共向竞赛组委会提交参赛作品97件,经过大赛组委会评审,我院最终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优秀奖七项。我院教师黄猛、陈健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共享杯”大学生竞赛由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创办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科技资源进高校、进院所,加强大学生、研究生群体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认识、理解及运用,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发掘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
本届大赛自2015年5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共有近2000个团队或个人报名参赛,共收集有效竞赛作品880件。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论文相似性查重、作品初审、原创性审核及作品终审等多轮评选,最终确定了各奖项的归属。
本届“共享杯”大赛以“共享科技资源,服务创新创业”为主题,有效调动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力量,盘活科研仪器、科学数据、实验材料等各类科技资源,为同学们提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和条件支撑,有效提升了在校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获奖名单:
序号
| 作品类型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指导教师
| 所获奖项
|
1
| 软件工具类
| 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
| 魏江博、裴彪、谯君梅、郑宏博、彭中耀
| 黄猛、陈健
| 二等奖
|
2
| 软件工具类
| 云南省地震会商辅助决策系统
| 薛永龙、周炜翔、贾莹、张典
| 黄猛
| 三等奖
|
3
| 软件工具类
| 地震波声音转换软件
| 张珊珊、崔华伟、李祥、高熹微、宋奕瑶
| 万永革
| 三等奖
|
4
| 多媒体
| 地震知识的宣传
| 张佳昊 李吉庆 覃美洁 李佳 王圆
|
| 优秀奖
|
5
| 多媒体
|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logo
| 高骏、刘潮镇、巫端露、张楠楠
| 李迎秋
| 优秀奖
|
6
| 多媒体
| 你不能不掌握的防震减灾小常识
| 杨怀谷
|
| 优秀奖
|
7
| 多媒体
| 国家地震数据共享中心logo
| 孙柳青张寒梅,孔祥宁,张懿仁 余东姝
| 蔡建羡
| 优秀奖
|
8
| 多媒体
| 学龄前儿童地震自救科普读本
| 王思琦
|
| 优秀奖
|
9
| 多媒体
| 国家地震数据共享平台logo
| 张志刚、姜潮
|
| 优秀奖
|
10
| 多媒体
| 震级与烈度
| 贺红栋
|
| 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