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刘春平接受文汇报采访

发布日期:2019-08-26     点击:

undefined

虽然已是暑假,但是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依然在学校办公室里忙碌着。刘春平指出,中国是世界上重大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有了更多的投入和进步,国民的防灾自救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在法律法规和科普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而身为高校领导者,他更希望看到防灾减灾救灾教育体系框架更完备、教育内容更系统、教育方法更科学,早日培养出更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人才。

■香港文汇报·人民政协专刊记者 马晓芳 北京报道

刘春平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人口、75%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受灾区域大,人员伤亡多,灾害损失重。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加速的背景下,中国灾害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灾害风险更为突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年均受自然灾害人口高达3.7亿人以上,年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且呈明显上升趋势。

中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国家

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成灾人口多、经济损失重,是世界上重大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多、强度大,平均每五年发生一次7.5级地震,每十年发生一次8级地震,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存在大震风险。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超过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超过我国其他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总和,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地震科学数据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意义重大。大型工矿企业、核电站、水库、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均应进行地震和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以及相关研究工作。刘春平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对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构成现实威胁,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预报是科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地震预报难的原因,一是地球深不可见,地壳深部和地幔物质迁移、转换活动规律,只能依靠地球物理探测方法间接获取;二是与其他灾害事件比较,地震区域差异大,发生频率低,研究震例少。」刘春平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报正从经验预报逐渐向物理预报转变。经验预报需要大量数据、震例积累总结,物理预报需要高、精、准地球深部探测数据支撑。但目前在这两方面距地震预报要求都有较大差距。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预报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和方法是比较高的,也取得了一定的减灾效益。地震是一个典型的地球科学问题,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地震预报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一方面,地震对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巨大损毁,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地震谣言造成的社会恐慌和经济财产损失,可能比该地地震灾害还大,因此,法律规定地震预报必须由权威机构(政府)发布。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以及预报不准要付出沉重代价,是政府在地震预报方面的两难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预报的发展。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学科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各项能力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十九大后确立的防灾减灾救灾九大工程,将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城市风险高、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防灾减灾救灾人才的极度匮乏,解决人才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学科和专业建设。 目前,我国涉灾教育学科和专业不完备、教育内容不系统、教育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涉灾教育受众少,在学校重视程度不高,严重制约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刘春平说,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学科少、学科面窄,学科建设严重滞后,还没有形成独立的防灾减灾救灾类专业,不能有效支撑我国和国际重大灾害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也严重影响到防灾减灾救灾的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刘春平深切希望加强中国的防灾减灾学科和专业建设,而身为政协委员,他会在提案中继续就此呼吁,以期早日培养出更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人才。

近年来利用政协平台,刘春平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防灾教育》,《关于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等提案,建议通过国民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大众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减灾基金的建议》和《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住宅地震等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提案,建议通过减灾基金和社会保险分担居民应对巨灾经济损失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