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中,我校应急装备学院师生团队在BCI脑控机器人大赛(脑控飞行赛项)荣获三等奖1项。
本次大赛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吸引全球近20个国家的10000余名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6000余支团队,围绕30余个大项、70余个小项展开角逐。
脑控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深度融合的前沿成果,通过捕捉和解析人脑发出的电信号,将思维转化为可被机器识别的指令,实现对设备的直接控制。在脑控无人机飞行赛项中,选手们佩戴脑电采集设备,集中注意力,凭借脑电波的细微变化操控无人机完成起飞、转向、穿越障碍等一系列复杂动作,这一过程展现了脑控技术在精准操控方面的独特优势。由胡兴志等教师指导,学生林圣源、黄佩瑶、黄晓荣、肖凤旭、章方洲组成的参赛团队在算法编写与程序调试中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比赛。
对于应急救援工作而言,脑控无人机的应用前景广阔。在灾害现场,复杂的环境可能导致传统操控方式受限,而脑控技术能够让救援人员在无需手动操作的情况下,快速、精准地控制无人机执行侦查、物资投递等任务,极大地提升救援效率,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我校选择参加脑控无人机飞行赛项,正是基于对这一技术在应急领域重要性的深刻认知,希望通过实战竞技,探索脑控技术与应急装备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感受脑控技术在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巨大潜力与重要意义。
未来,应急装备学院将以此次参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脑控技术与应急救援装备的融合研究,培养更多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应急装备学院;编辑:朱宏)